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林学专业森林培育学实(3)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张颖,胡明形.美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对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75-78. [7]井上真理子,大石康彦,宫下理人.戦後の専門高校に

[6]张颖,胡明形.美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对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75-78.

[7]井上真理子,大石康彦,宫下理人.戦後の専門高校における森林·林業教育の変遷と今後の課題[J].日本森林学会誌,2013,95(2):17-125.

[8]张清霞,袁树忠,陈小军,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44-48.

[9]郭娜.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亚太教育,2016,(14):45.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森林生态学、土壤学、测量学、测树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1]。森林培育学实习是验证、巩固或者提升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关键环节。能够使学生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基层林业人才缺口,快速独立开展林业工作奠定基础。问题解决能力属于实践能力的一种,早在19世纪,欧美学者就开始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界定和培养,当时被视为一种机械的、系统的、抽象的技能[3]。随着专家们对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入[4],问题解决能力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梅耶与加涅等专家对问题解决能力提出过模式。通过针对性地开展问题解决能力实践,不断改进森林培育实习模式,提高实习效果和实用性,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林学创新型人才,快速胜任基层工作,解决林业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森林培育学”实习存在的问题1.主观能动性体现差。主观能动性强,可以自己主动地进行相关的实习作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但很遗憾,目前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实习的过程基本是按照老师所安排的内容,一步一步去做,而不去思考为何去做[2],甚至实习结束后对每项实习内容的目的意义都无法回答。2.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森林培育实习积极性不高,无兴趣度,不少学生以获得学分为首要目的,思想上对实习非常不重视,甚至有偷偷缺勤情况的发生。3.实习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实习成果和考核方式方面。目前的森林培育实习采用5—6人小组制,小组为基本单元,提交实习报告为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凸显学生个体参与程度与实践效果,这就给“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等提供了温床,极容易滋生实习不参与、报告不认真等“偷懒”现象[5]。4.实习内容及方式亟待更新。实习内容的安排与课程内容、实习地点现状、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实习内容也应该不断更新调整。另外,实践实习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授课应该有本质的差异,但很遗憾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更新速度都较慢,无法将林业前沿内容及时落实到实习过程中来。5.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内容丰富多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开发拓展能力和实践经验,但目前师资人员较少,扩展能力相对不足。二、“森林培育学”实习改革探索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厚基础、宽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上,要注入“强能力”的元素,要依托市场所需,根据社会的需求构建人才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结构,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如日本、美国等对于林业、农业等资源性专业均和后期的市场利用紧密结合[6,7],大大延长了人才培养链条。2.规范实习制度。在原有实习规范的基础上,增加2个环节。首先出发前,要进行实习动员。由辅导员召集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组织一次动员大会,动员会上重点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和不可重复性,提高实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规范学生请假制度,学生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否则必须参加。其次,在原有专业老师带队的基础上,实行辅导员随行制度,监督学生们的出勤情况。3.更新《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实习指导书》是学生开展实习调查的重要参考资料。原《实习指导书》主要介绍了每一项实习内容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和完成该调查内容采用的方法,但对该实习活动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不明确。因此,在林业知识、林业方向等飞速革新的大背景下,在当前实习课程科目增加、课程学时缩减的新形势下,要对《实习指导书》进行更新。新《实习指导书》将综合调查性内容和规划设计性内容相结合,将造林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相结合;实习内容要因林业技术革新、实习基地调整等按2年度更新1次的频率进行更新;每项实习内容将“实际问题介绍”作为纲领,共同完善河北农业大学技能培养方案中的“森林培育技术”,从而培养学生在实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新的精神。4.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调整实习模式。为了将课堂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林业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8],教学方式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实习模式由“验证性”向“综合性”和“创新性”转变,即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该问题,确定实验步骤,经过分析讨论形成可行的设计方案和研究技术路线,经过与老师交流沟通认可后开展实验,最后形成实验技术报告。期间,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作业,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微信、GPS等手段进行位置共享,并进行作业照片共享,达到实施监督的目的。表1 教学模式调整情况5.实习前学生培训和青年教师协助。在正式进入野外实习前,要适当地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与测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请教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关于实习资源开发创新与利用能力的培训。青年教师在具体调查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总体而言,指导老师尽量在指导学习综合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把握全局,做一般性的指导,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去调查、归纳、总结、讨论和创造。这样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能够真正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6.增加实习内容新模块。在原有实习内容基础上,根据林业发展新形势、专业新内容和试验基地的调整和建设情况,实时调整实习内容模块,并且中心点要突出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2 实习内容模块调整情况7.创新实习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仅通过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的方式。在独立小组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从学生实习态度、实习贡献、实习内容汇报、师生交流互动、实习论文质量等5个方面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实习论文要求阐述综合性实验的思路及设计方案,以及对实习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实习的最后半天,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体成员进行“面对面”实习交流汇报与展示,指导教师会对实习过程、实习结果等方面与小组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最终根据相关表现进行鉴定与评价。由于属于规划设计类实习,学生的成绩不再用具体分值去描述,而用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去评定,更能合理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三、“森林培育学”实习改革成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实践学习,可培育人的自信心、协作性和充实感[3]。是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基础[9]。通过对《森林培育学》实习的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图1 不同实习阶段所占学时情况1.主观能动性得以明显提升。新的实习模式下,各部分内容所占据的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某一项实习内容,教改前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前期准备相对不足,因为前期的调查方案主要是老师在介绍和讲解。但是,教改后,学生讨论方案的学时数明显增加,增加了150%,充分凸显了主观能动性,因为前期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中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更具有效率。同时,正因为任务的明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同学们主动开展野外调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外业调查出发时间与教改前相比,明显提前,总体提前30分钟以上。图2 学生外业调查出发时间2.增强了对生产实践问题的解决欲望。随着实习模式的改变,学生的求知欲望明显增强,咨询问题的数量与教改前相比明显增加(图3)。90%的咨询问题集中在外业调查前,即主要用于讨论外业的调查方案。充分的可行的调查方案,极大地减少了外业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教改前,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60%的问题集中于外业调查过程中。图3 不同实习阶段咨询问题数量3.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在新的实习模式和考核方式下,学生主动性的提高也改变了实习成绩的优秀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教改前,90%的学生成绩集中于“良好”,分析其原因是单一的实习报告评价模式存在诸多抄袭、雷同情况,因此,成绩较为接近,过于集中。教改后,实习“面对面”交流汇报,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掌握清晰,成绩相对分散。图4 不同实习阶段咨询问题数量这充分证明,通过实习内容、实习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杨乐,李茂林,李大明,等.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8,(17):60-161.[2]蒋兰,高峻峰.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教学的分析[J].教育观察,2018,7(17):4-9+26.[3]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02):7-19.[4]杜绍华,聂庆娟,张晓曼,等.一级学科体系下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5):6-19.[5]周志勇,郑景明,康峰峰,等.“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04):30-33.[6]张颖,胡明形.美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对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75-78.[7]井上真理子,大石康彦,宫下理人.戦後の専門高校における森林·林業教育の変遷と今後の課題[J].日本森林学会誌,2013,95(2):17-125.[8]张清霞,袁树忠,陈小军,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44-48.[9]郭娜.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亚太教育,2016,(14):45.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hbnydxxbzz.cn/qikandaodu/2020/1010/346.html



上一篇:“农机学者”张晋国
下一篇:健步走在产业扶贫路上 ——河北农业大学孙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